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

《記那些波光與映像:李鴻源人生隨筆》

作者:李鴻源
出版日期:2015/05/25
私心推薦指數:★★★☆☆

作為歷經人生風雨,從教學與研究的台大教授任職期間,一路到擔任水利處處長、台北縣副縣長、內政部部長的高階政府官員,即將歷經六十歲人生的李鴻源,會想透過他的人生隨筆告訴後人什麼內容呢?以及,是在何種環境與時空背景之下,能夠培養出一位眼界、專業與行政能力都兼備的難得人才?世間非凡者多,但能讓旁人瞭解其成長之道的例子卻少,然而李鴻源在這本書毫不藏私地一點一滴的道出他的人生,從國小、國中、高中一路到大學畢業、出國唸書、擔任教職、公職生涯,他書寫了他的人生,讓同樣學習環境科學、關心臺灣發展的我,出於發問而翻開了此書。


圖1 記那些波光與映像:李鴻源人生隨筆
(資料來源:博客來)

一、內容提要與心得

讀本書時,看到了作者感嘆時間洗滌下世界的變化,首先是臺灣這五十年間民風的改變,「時代在改變,科技在進度,我們對颱風的掌握、洪水的預測精準無比,但對人性的瞭解,對人生的目標卻是愈來愈迷惘。回想那段通學的時代…我們現在羨慕不丹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,但我相信我們都曾經歷過那個階段,只是沒有好好掌握它。期待我們能重時過去良善又純樸的民風,讓臺灣成為一個富而好禮的國度。…當時或許物質狀況沒有現代富裕,但人心是實在的,人民是敬業的、有自信的,社會處處散發一股向上的力量…」

甚至記載了台大校園研究氛圍的轉變,「因為大家都還年輕,也剛加入這個團隊,彼此沒有太利害關係,相處得非常融洽,每天中午一起用餐,交換研究及教學心得…新進的年輕教授都有相當大的升等及授課壓力,一天二十四小時永遠不夠用,除了睡覺外,幾乎都在研究室及實驗室中度過…那真是一段辛苦、但充實的歲月。那時台大的氣氛和當時的臺灣經濟情勢非常類似,正處在轉型的十字路口,條件不十分充裕,但有朝氣、有生機、有理想…造就了不少國際知名學者…同時培育了無數優秀的學生,在國內外發光發熱。」

再者,是從書中看到臺灣自然環境的變化,凡舉淡水河的前生今世--從郁永河《裨海記遊》康熙台北湖的清朝,到淡水河水土保持受到破壞逐漸淤積,船運從大溪節節敗退到三峽、新莊、艋舺、大稻埕的時代,以及石門水庫興建、炸裂關渡隘口、興建二重疏洪道、基隆河截彎取直、禁採砂石的近五十年間,彷彿深度的歷史導覽--、觀音山的名剎、鰲鼓濕地的美麗錯誤、台江灣的滄海桑田、造訪南沙群島等記載,讓我們去爬梳現今地景的過往脈絡,可以當作是種另類的深度旅遊、過去治理政策的檢視,或是人與環境互動過程之中留下的興衰足跡。

最後,看完作者的人生札記是否就能掌握研究、為官的成功之道?我想並不必然,如同作者在書中多次提到時代的改變一般,時代的巨輪在運轉,時代總是在改變,每個時代都有屬於每個時代的挑戰,成功的典範隨著問題而被定義,成功並無定法,青年要為自己尋路、解開當時代的難題、找到在大歷史及人生之中的自我價值。 

青年啊!發出時代的光芒吧!


二、參考資料

博客來,2015。《記那些波光與映像:李鴻源人生隨筆》,連結:https://goo.gl/67Z3gL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