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

《觀察的力量:從烏干達到中國,如何為明天的客戶創造非凡的產品》

作者:Jan Chipchase,Simon Steinhardt
出版日期:2015/02/04
私心推薦指數:★★★☆☆

本書作者Jan Chipchase走訪世界各個地方,並透過不同的田野調查(fieldwork)方式--如參與式觀察、訪談法等瞭解當地,從中歸納觀察結果、尋找啟發點、萃取當地經驗,以作為商業上可能切入的商機。作者在本書前段描寫消費者是否採用產品的決策模式,在中段則寫到觀察的方法論,本書後段則是書寫關於服務本質的省思。

圖1 觀察的力量
(資料來源:博客來)


一、重點摘要

1. 門檻地圖(threshold map)

門檻地圖為決策者在心中劃分「做」與「不做」的界線,在門檻地圖上的兩個極端分別為「波谷門檻」與「波峰門檻」,兩個門檻之間的地帶便是舒適區(comfort zone),而決策者會竭盡所能待在舒適區內。門檻地圖除了用於判別個人動機和行動框架外,根據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的說法,也可以用來理解集體行為。舉例而言,一個非持有手機的個人,當其周遭同儕手機持有數不斷升高並越過該人的採用門檻之後,便會轉而購買手機;又或者,一場遊行抗議事件中,這群人之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會基於對暴動的效益和風險,以及加入抗議的人數,做出要不要加入的決定。

2. 范伯倫效應(Veblen effect)
范伯倫效應反映著消費者的虛榮心理,即消費者的需求不僅取決於商品的功能,也與對「流行」的渴望、「脫穎而出」的心態以及「炫耀性消費」等若干社會因素有關。因此,要贏得並維繫人們的尊敬,光靠擁有財力或權力是不夠的,財富或權力必須能夠加以印證,人們才會給予尊敬。

3. 畢爾-鮑蘭擴散過程(Beal-Bohlen diffusion process)
為消費者在採用創新的過程中皆會經歷的5個階段:
(1) 意識階段:獲得新產品的存在,但不見得知道它是什麼。
(2) 興趣階段:對產品瞭解不深,但聽過夠多人說,覺得可能有用、值得一試。
(3) 評估階段:消費者開始自我進行某種心裡試驗,想像在自己的生活中應用那樣新事物的情形。
(4) 試用階段:實際進行測試。
(5) 採用階段:最後階段,大規模持續使用某種構想、對此構想感到滿意。

4. 創新採用曲線(Innovation adoption curve)
創新的採用者分為創用者(innovator)、早期採用者(early adopter)、早期大眾(early majority)、晚期大眾(late majority)、落後者(laggard)5個不同的階段。

5. 觀察法-迅速文化校準
迅速文化校準為快速瞭解當地的方法,可能採用的形式包括一大清早的散步或尖峰時段搭地下鐵;造訪理髮廳、車站或全球連鎖餐廳在當地的分店;或看到標語就稍微停下來想一想,並配合較有組織的技術,例如深度訪談、意見調查和家庭訪問等。並在觀察後,與本身的文化和其他造訪過的文化比較,校準時間可能短到30分鐘,也可能長達半天。
其中,得善用理髮廳瞭解當地,焦點在於自己與理髮師的互動、收集當地訊息;同時也是尋找領袖級人物的好方法,因理髮師最能瞭解社區的脈動,甚至可以幫你聯繫其他人脈。

6. 信任生態-信任六大面向
(1) 純正:產品特質完全符合客戶預期。
(2) 履行:說到做到、廣告形象跟物品相符。
(3) 價值:品質與價格相稱。
(4) 可靠:始終如一,需要它時,它就會有正常的表現。
(5) 安全:不會對使用者或環境造成危害。
(6) 追索:即使發生意外也能獲得保障。

7. 思考產品或服務的本質
隨著我們已經習慣周遭的世界,我們不再問問題,因為答案看似非常明顯。但如果我們開始把事情剝成赤裸裸的本質,便可以重新建立我們對服務的見解,我們可以拿同樣的本質做為起點,為不同市場的相同服務設計變形。
其中,服務在本質上不斷增加並變形的狀況下可能產生功能蔓延(creeping featurism)的問題,即一種加入愈來愈多層卻最終證明沒那麼實用、反而徒增困惑的功能和特色,此時須回到本質做服務的檢討評估。


二、觀察的力量看土地問題



觀察力經常是創造力、變革、察覺民意的根本前提,若能夠掌握周遭環境訊息、深刻解讀其脈絡意義並剖析問題,便可能掌握了變革的開端。而身為地政機關的新進土地開發人員,由於現今土地開發面臨居住權的爭議而引起一系列的反迫遷運動,不僅造成政策的擱置,在財力、物力、時間上對兩方皆造成損失,更引發人民與政府間的不信任感,可謂兩敗俱傷。而閱覽本書之後,由於本書標的在於瞭解當地、觀察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採用、建立對於企業的信任,正可作為地政機關服務民眾的參考。

首先,由於土地開發涉及區域整體的重新規劃與開發,也將嚴重影響當地民眾的生活起居,因此最基本也最首要的,承辦機關必須對開發區有充分的瞭解與認識,實踐「田野調查」以掌握當地自然環境、社會文化風俗,不僅限於從「機關內部」的角度來想像「外部世界」,也從「外部觀點」看到「機關內部」的政策規劃執行。而對於人口組成相對單純的區域,甚至可以逐一拜訪家戶,深入瞭解民意,甚至成為民眾的朋友,建構民眾的門檻地圖,如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於102年度至104年度所推動的「高屏堰穩定供水改善工程公民參與推動計畫」,即是一個充分實踐田野調查、溝通、公私協力的標竿案例。

再者,公私間「信任生態」的建立極其重要,應提出可行方案,將信任建立於土地開發過程之中,如公民參與程度的擴大、都市計劃期間採用參與式規劃,以達到純正(土地開發同時符合政府與民眾預期)、履行(政府說到做到)、價值、可靠(政策一致性)、安全、追索(民眾權利受損可救濟)的六大信任指標。

而抗議事件爆發的階段,在溝通協調的同時,可由門檻理論自我提醒人們做決定加入抗議的門檻,並時時注意加入抗議的人數,以避免大規模抗議爆發。


最後,在土地開發服務遇到民眾不買單的這時,也應重新反思土地開發的本質,以土地重劃為例,土地重劃最開始的本質在於單純的「土地交換分合以促進地利」,然而現階段的「重劃變形」除了土地交換分合之外,也隱含著民眾割地、土地投資、興建公設、地政政府增加重劃盈餘收入的意涵在內,然而這樣的演變是否反而對土地重劃本身的推動造成負擔、失去了促進地利的初衷?甚至產生了「功能蔓延」的問題?

三、參考資料


博客來,2015。《觀察的力量:從烏干達到中國,如何為明天的客戶創造非凡的產品》,
連結:https://goo.gl/5tQnrv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